一六,文人宰相纪晓岚
一六 文人宰相纪晓岚
众所周知,乾隆朝有三大名臣——刘墉、纪晓岚、和珅。三人之中,堪称顶级文臣的,非纪晓岚莫属。而历史上的纪晓岚,远远没有电视机上演的那般洒脱自如。
纪晓岚,雍正二年(1724)六月十五日出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庄。直隶,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;河间府,相当于保定地区。
纪晓岚的祖父纪润生在清朝是个小官,官至刑部江苏司郎中。纪晓岚的父亲纪蓉舒是康熙二十五年(1713)的举人,官也没做大,曾担任云南姚安知府。由此可见,纪晓岚的家庭没有什么特殊背景,在于他同殿称臣的官员中,算得上是出身卑微了。在家庭背景方面,他不能与刘墉相比。不过,纪晓岚在自己的家庭里,受到了一些文学上的熏陶。因为他的父亲纪蓉舒曾经还是一个文学名士。
雍正十二年(1734),纪晓岚的父亲卸去了姚安知府一职,到北京户部任职。纪晓岚跟随父亲入京,在天子脚下过生活。乾隆五年(1740年),十六岁的纪晓岚又从京城回到家乡准备考科举。
清朝的科举考试有三个目的,第一是选官取士,由于疆域辽阔,需要大批官僚来官僚政事,帮助维持统治。从科举考生中选拔官员,有助于克服长官意志,扩大选官基础;第二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,缓和民族矛盾。这个目的在清朝初期尤为明显;第三是有助于加强思想统治,通过考“四书”“五经”,默写《圣谕广训》,可以有效地统一全国人民思想。
清朝的科举的制度仿照明朝的制度,分童子试和正式考试。童子试分为县试,府试和院试。通过童子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正式考试。正式考试分为乡试、会试和殿试,乡试、会试实行回避制度,试官子弟、亲戚不能参加当次的考试。
纪晓岚参加科举考试是踌躇满志,却并不顺利,直到乾隆十九年(1754)三月,纪晓岚才考中进士,在会试中,列第二十二名,殿试名列二甲第四名。此时的纪晓岚已经三十岁了,就在这一年,纪晓岚进入了翰林院,开始了官宦生涯。
很快,纪晓岚就展示出他出众的才华。在朝中逐渐有了些名气,上至乾隆皇帝,下至百官都知道纪晓岚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。
然后赏识纪晓岚的人虽然占多数,但是也有不少嫉贤妒能者。有一次,一个知府进京述职,这位知府是想一鸣惊人,于是刚到京城,就在饮宴应酬中对纪晓岚的文才大加指斥。这件事很快在京城传开,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
纪晓岚得知,感到很诧异,官僚之间彼此相轻者固然不乏其人,但一个小小知府,竟敢对名噪京城的才子大加指斥,这实在是一件稀奇的事情。于是,纪晓岚就登门拜访这位知府。知府来者不拒,老调重弹,三言五语后纪晓岚就识破其浅陋,内心虽然窃笑,但表面还保持着一脸正气。如何让这个狂妄的知府明白自己的浅薄呢?
此时,纪晓岚发现知府左额上长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黑痣,心中有了主意。他假装很关心的样子,问知府为何不将此痣割去,将来如官居封疆大吏,露着这样一颗黑痣恐怕不雅。
知府答称遍访名医,皆以痣大根深,恐伤及经络血脉,故不敢妄动。纪晓岚告诉他,有个刑部司官专除黑痣,此人精通蒙医,有家传秘术,必可手到病除。但此人不肯轻易为人治病,必须重金相赠方肯出面。
知府听后大喜,第二天,他带着精心置备的礼物,来到纪晓岚所说的烂面胡同拜访这位刑部司官。刑部司官听家人禀告有知府来访,惊诧之余忙出门迎接。知府一见司官的面,就知道自己被纪晓岚捉弄,原来这位司官的右额上也长了一颗不大不小的黑痣。自己的痣尚且不能除,何谈给别人除痣,但是礼品已经奉上,就不好再索还了,知府只好草草应付几句后悻悻告退。
知府领教了纪晓岚戏弄人的花招后,再也不敢说三道四哗众取宠了。对纪晓岚来说,这些庸俗的官僚并不难对付,但也有让他大伤脑筋的硬骨头,这就是当朝权相和珅。
- 针对性“备战”,民生银行一面小技巧分享[图]
- 海尔科技岗校招开启,线上笔试别具一格[图]
- 监察员的职责是什么[图]
- 山楂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山楂的效果[图]
- 铁叶效果好可以有效治病[图]
- 橡皮奶嘴开孔有讲究[图]
- 每个女人都该了解剖腹产[图]
- 如何避免难产?[图]
- 鱼和豆腐一起吃最补钙[图]
- 水蛭的药用价值广泛一起看看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