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赞干布(?~)之前,西藏已经有佛经和佛塔传入,但当地原始宗教——苯教的势力强大,抵制佛教。松赞干布主动遣使迎请佛像,又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,为她们带来的佛像分别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。又在拉萨周围建所寺庙,请汉族和印度、尼泊尔僧人译经,并根据佛经中的十善戒思想制定部分律法条例,但未建立僧伽制度。
赤德祖赞(~)是松赞干布之后的第三代王,他派人赴印度求法,并修建神殿供奉取回的经卷。他迎娶唐朝金城公主,汉地佛教随之传入。又派人到冈底斯山迎请印度密教学者佛密和佛寂,但两人没有受请。他还收容了因避乱而流到西藏的西域僧人。晚年派人到汉族地区取回大量经典。但赤德祖赞死后,信奉苯教的旧贵族发动了禁佛运动。赤松德赞(~)执政后,废除了禁佛令,复兴佛教,禁佛时隐藏的佛经被重新取出。他从印度请来寂护和莲华生,寂护宣讲十善业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等思想,莲华生擅长密咒。自莲华生之后,许多印度密宗咒师纷纷进入西藏。他还营建桑耶寺,建立僧伽制度,度藏民出家。又组织译经和讲学,倡导修行,召集佛教徒和苯教徒辩论,使苯教以理论粗劣而居于劣势,达到兴佛灭苯的目的。还组织汉僧与印僧讨论以便统一信仰。经过赤松德赞的大力扶植,西藏佛教开始以完备的形式传播。
赤热巴巾时期,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。赤热巴巾请印、藏高僧统一佛教名词,汇编梵藏佛教辞典,编定已译三藏目录,给每个僧人分配七户居民供养,称七户养僧。他还令行政制度依经律为标准,使佛教代替苯教而成为国教。他最后被反佛势力谋杀。他的兄长朗达玛上台后,推崇苯教,又下令禁佛,使佛教沉寂一百多年才重新传入,开始后弘期。
后弘期佛教是藏传佛教的正式形成时期,佛教经过和苯教的长期斗争,互相融合和渗透,已经成为西藏的统一宗教,称为喇嘛教。喇嘛是上师的意思,指有地位、有学问修养、能为人师表、指导人们修行的高僧。前弘期佛教主张三皈依,即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,后弘期佛教则强调四皈依,除皈依三宝外,还要皈依上师。
一般认为,后弘期佛教开始于宋太平兴国三年()。这一年,西藏山南地区首领、桑耶寺寺主意希坚赞派人到当时比较盛行佛教的多康(今青海西宁一带)求取佛经,返回西藏后大量建造寺院,度僧传戒。同时,阿里地区首领意希沃也遣使去印度、克什米尔学习佛教,延请高僧,使佛教在西藏复兴和发展。这一时期的主要佛教活动,除建寺外,就是译经。传译工作到世纪初基本结束,译出的主要是印度波罗王朝流行的密教无上瑜伽部的经典。这些经典被收入后来编成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中。甘珠尔指佛语部经典,包括显教和密教的经部和律部。丹珠尔指论部经典,包括经律的阐述和注疏、密教仪轨和其他部分。年刻成的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中,有甘珠尔部,丹珠尔部。年刻成的德格版中,有甘珠尔部,丹珠尔部,还没有收入西藏各派高僧的著述。在译经的基础上,后弘期佛教产生了许多教派,较大的派别有宁玛派、噶当派、萨迦派、噶举派、格鲁派。较小的则有希解派、觉宇派、觉囊派、郭扎派、夏鲁派等。苯教在后弘期与佛教融合,其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佛教的一个派别。各派依据的经典不同,教义也各有差别。
拉萨布达拉宫宁玛派的“宁玛”是古旧的意思,因遵循前弘期流传的旧密咒而得名。由于该派僧人都戴红色僧帽,又称红教或红帽派,是传入西藏的密教吸收苯教后形成的最早的教派。在前弘期所传的密教以秘密方式传播,而且杂有许多苯教的内容。宁玛派在秘密传播的过程中,比较分散,直到世纪因“三素尔”即素尔波且父子三代的系统组织,才形成宗派。
宁玛派依据的经典中,根本密典有部,通常奉行的有部。它的判教为九乘,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显教三乘、密咒外三乘和无上内三乘,以无上内三乘中的第三无极瑜伽乘为最圆满法,也就是宁玛宗的大圆满法。
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的正传教法,强调众生本来具有清净心,“空明觉了”,空指心体本来空寂,明指心体光明普照,觉指心体本来觉悟,了指心的清净,这样的心本来具足一切法,称为“圆满”。了悟这个心就是最大的方便修行法,称为“大”。大圆满法分为心部、界部和教授部三部分,心部偏重讲心空,界部偏重讲心明,教授部则亦空亦明。
宁玛派的著名寺庙有多吉扎寺、敏珠林寺、四川西部的竹箐寺和噶妥寺等。宁玛派于世纪传入不丹,后又传入尼泊尔,世纪传入印度和欧洲。